•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每个1分,本题共计8分。) 纸上谈兵 a 牧野之战 阵前倒戈 b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退避三舍 c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卧薪尝胆 d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揭竿而起 e 刘邦入咸阳,收揽人心 四面楚歌 f陈胜、吴广起义 约法三章 g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国 问鼎中原 h项羽兵败垓下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每个1分,本题共计8分。)
      纸上谈兵 a 牧野之战
        阵前倒戈 b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退避三舍 c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卧薪尝胆 d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揭竿而起 e 刘邦入咸阳,收揽人心
        四面楚歌 f陈胜、吴广起义
        约法三章 g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国
        问鼎中原 h项羽兵败垓下

      试题解答


      见解析
      牧野之战商军阵前倒戈商纣大败亡国;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 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楚庄王问鼎中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陈胜、吴广大泽乡斩木为兵 揭竿而起;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分析: 考点1: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乱的时期,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最终,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封建制的统一国家。
      一﹑东周的历史分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二﹑春秋争霸
      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主要争霸战争
      ⑴ 齐桓公是春秋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⑵城濮之战----晋楚----退避三舍;
      ⑶ 吴越争霸----卧薪尝胆
      3﹑争霸战争的影响
      ⑴给人民带来灾难。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统一。
      三﹑战国兼并
      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主要兼并战争
      ⑴桂陵之战---魏赵---围魏救赵
      ⑵马陵之战---齐魏---减灶诱敌
      ⑶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
      知识点拓展
      一、春秋争霸:
      1、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4、在公元前7世纪中期,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城濮大战:公元前7世纪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胜,楚败。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韩、赵、魏三分晋国,后来田氏建立齐国。
      3、列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图位置:最北是燕国;最南是楚国;最东是齐国;最西是秦国)
      4、这个时期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5、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国战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考点2:大变革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的变革。
      一﹑经济上的大变革
      1﹑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提高
      春秋时期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2﹑都江堰
      ⑴建造﹕战国时期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⑵地理位置﹕长江支流岷江中游
      ⑶作用﹕使水患不断的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⑷启示﹕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
      二﹑政治上的大变革——各国的变法运动
      1﹑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
      2﹑目的︰为了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发展封建经济。
      3、性质: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4﹑★★典型——商鞅变法
      (1)时间和人物﹕前356年 秦孝公和商鞅
      (2)主要内容﹕
      内容 单项作用(★)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奖励耕战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 打击了奴隶主的势力,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③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3)意义(影响)﹕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成功原因:①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推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因此,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合乎秦国国情,顺应民意(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措施,且执行起来又非常坚决。③从外部因素看,商鞅变法有秦孝公的坚决支持。
      (5)启示﹕①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②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改革者不但要有有勇气和魄力,还要有为改革而献身的精神。
      知识点拓展
      一 大变革时期的表现:
      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
      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出”,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
      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
      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
      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民族关系方面: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

      二、商鞅变法
      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 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内容和历史作用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
      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考点3:伐无道,诛暴君 陈胜、吴广起义一一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1、原因一一秦的暴政:A繁重的赋税和徭役;B残酷的刑法;C秦二世的暴政。
      2、概况:始于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政权: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3、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大无畏的革命首创精神、激励后人,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
      知识点拓展
      一、秦朝灭亡的原因
      1、繁重的徭役 秦朝的徭役非常繁重。
      2、刑法残酷 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刑罚的种类繁多。
      3、秦二世 秦二世(前230-前207),即胡亥,秦始皇少子,秦朝第二代皇帝,更加残暴,他统治时期政治十分黑暗。
      二、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
      法误期者要被处斩,陈胜吴广号召起义,农民战争爆发。之后,在陈建立政权。
      三、陈胜派主力军向咸阳进攻 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率军绕过荥阳,突入关中,直逼咸阳。
      四、农民起义推翻秦朝陈胜,吴广起义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战斗,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
      巨鹿大败秦军。与此同时,刘邦率军直逼咸阳,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
      是汉高祖。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