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2分)分析说明图中A到B、C到D期间发展状况出现的主要政策性因素。(8分)材料二 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6%。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藩篱,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随着国家对工业投入的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缓慢上升,1978年达到17.9%。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到2011年末,我国大陆城镇人口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注: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告)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摘编自《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城镇化的特点。(6分)材料三 “民工”:一个过渡性边缘群体(图)(3)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流向二、三产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请结合材料二,为缓解图中“民工”困境建言献策。(4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2分)分析说明图中A到B、C到D期间发展状况出现的主要政策性因素。(8分)
      材料二 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6%。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藩篱,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随着国家对工业投入的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缓慢上升,1978年达到17.9%。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
      到2011年末,我国大陆城镇人口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注: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告)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城镇化的特点。(6分)
      材料三 “民工”:一个过渡性边缘群体(图)

      (3)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流向二、三产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请结合材料二,为缓解图中“民工”困境建言献策。(4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总的来看,建国后经济发展呈现出曲折的发展的态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相对平稳。A到B之间经济发展波动大,下滑明显,是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造成的;C到D经济发展相对平稳,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促成的。(2)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化起步比较低,但是发展速度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的发展,国家政策的调整也是促成城市化的重要原因。(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分析: 考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本单元在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命题形式上主、客观试题都有涉及,主要包括新中国初期对外政策与外交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等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新旧中国的对外开放、外交政策、民族发展、统一战线与海峡两岸关系多角度理解祖国统一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要加强理解,本单元复习,还应该联系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从而建立科学完整的单元知识网络
      中国现代史: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0—1956年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1956—196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2—今)。

    东欧剧变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