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气氧化成氢氧化铁,因此要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颜色往往较为困难.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后,设计出了三套能较长时间观察Fe(OH)2沉淀颜色的装置,如图.1.根据装置①,要想达到实验目的,应先挤胶头滴管 (填“A”或“B”)2.利用装置②,所用试剂为NaOH溶液、铁屑、稀硫酸,(1)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是 试管B中加入的试剂是 (2)为了制得Fe(OH)2白色沉淀,现准备进行如下操作:先向试管A和B中加入试剂,然后 (“打开”或“关闭”)止水夹,塞紧塞子,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是 3.装置③时利用电解原理来达到实验目的.(1)电极材料是铁棒(Fe)和碳棒(C),A极应为 (填材料的元素符号)(2)电解质溶液可选用 (填选项序号)A.NaCl溶液 B.CuSO4溶液 C.Na2SO4溶液 D.NaOH溶液(3)该实验准备选用一种有机物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该有机物可以是 .试题及答案-填空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由于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气氧化成氢氧化铁,因此要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颜色往往较为困难.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后,设计出了三套能较长时间观察Fe(OH)2沉淀颜色的装置,如图.

      1.根据装置①,要想达到实验目的,应先挤胶头滴管
                (填“A”或“B”)
      2.利用装置②,所用试剂为NaOH溶液、铁屑、稀硫酸,
      (1)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是
                试管B中加入的试剂是         
      (2)为了制得Fe(OH)
      2白色沉淀,现准备进行如下操作:先向试管A和B中加入试剂,然后          (“打开”或“关闭”)止水夹,塞紧塞子,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是         
      3.装置③时利用电解原理来达到实验目的.
      (1)电极材料是铁棒(Fe)和碳棒(C),A极应为
                (填材料的元素符号)
      (2)电解质溶液可选用
                (填选项序号)
      A.NaCl溶液 B.CuSO
      4溶液 C.Na2SO4溶液 D.NaOH溶液
      (3)该实验准备选用一种有机物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该有机物可以是
               

      试题解答


      A:稀H2SO4、Fe屑:NaOH溶液:打开:检验试管B出口处排出的H2的纯度,当排出的H2已经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C:ACD:苯或煤油等
      解:1.氢氧化亚铁不能与氧气接触,装置中含有空气,所以须先滴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04=FeS04+H2↑,生成氢气排掉反应装置中的空气,从而达到防止被氧化的目的,
      故答案为:A;
      2.(1)若要在该装置中得到Fe(OH)
      2白色絮状沉淀,先打开止水夹,A装置内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把导管中的空气排入B中,并且通过出气口排出,使氢氧化亚铁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达到防止被氧化的目的,关闭止水夹,A内压强增大,将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能够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且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亚铁,同时通过出气口排出,所以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是稀H2SO4、Fe屑,试管B中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
      故答案为:稀H
      2SO4、Fe屑;NaOH溶液;
      (2)此题涉及气体生成与检验,所以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完毕在装置中加入试剂并塞上塞子,打开止水夹,A中生成氢气进入装置B,要检验装置B中空气是否排尽,要在装置ⅡB管口检验气体的纯度,待气体纯净,关闭止水夹,A中气压增大,使A中的药品进入B中,与B中的药品反应得到氢氧化亚铁,
      故答案为:打开;检验试管B出口处排出的H
      2的纯度,当排出的H2已经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3.(1)利用电解法制取氢氧化亚铁,电极材料是铁棒(Fe)和碳棒(C),需将单质铁变成+2价的铁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接铁棒,
      故答案为:C;
      (2)利用电解法制取氢氧化亚铁,阳极铁电极失去电子,阴极水中的氢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若选用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得电子,在碳棒上析出,得不到氢氧化亚铁,
      故答案为:ACD;
      (3)苯和煤油密度都比水小,且与水不反应不互溶,浮在溶液的上方,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防止Fe(OH)
      2被氧气氧化,
      故答案为:苯或煤油等.

    制取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