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应用公文类(含奏议、赠序、铭文、祭文等)试题及答案-高中语文-云返教育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小题(10分) D.萧何樊哙 李陵) P; g: R6 P1 O# P5 d) h 【小题3】为驳斥“汉与功臣不薄”这个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说理?请加以概括。(3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①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
      【注释】①险诐(bì):不正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之之术何如耳顾:不过 B.②④⑤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3分)
      (2)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3分)
      (3)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4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霞先生痛心地看到北敌入侵时,边帅不仅束手退避,还杀戮无辜百姓冒功请赏。他上书谴责无望,只得以诗歌文章作为发泄积郁和讥刺时政的工具。
      B.作者肯定了沈青霞是一位正气磅礴的仁人志士,他的作品也和他的人品一样,正是秉承了古代有志之士的风格。
      【小题4】为文中句子断句(3分,限断6处)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7分)
      (1)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3分)
      (2)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4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1分)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 【小题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京 城 人 多 言 足 下 家 有 积 货 士 之 好 廉 名 者 皆 畏 忌 不 敢 道 足 下 之 善 独 自 得 之 心 蓄 之 衔 忍 而 不 出 诸 口 以 公 道 之 难 明 而 世 之 多 嫌 也
      【小题5】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4分)
      (2)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3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武夷精舍记
      (宋)韩元吉
      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自汉以来,见于祀事。闽之诸山皆后出也。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溪出其下,绝壁高峻,皆数十丈。岸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好事者一日不能尽,则卧小舟抗溪而上,号为九曲,以左右顾视。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山故多王孙,鸟则白鹇、鹧鸪,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飞走而无惊惧之态。水流有声,竹柏丛蔚,草木四时敷华。道士即溪之六曲,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山一舍,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盖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予每愧焉。
      淳熙十年,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遂赋祠官之禄,则又曰:“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矣。”盖其游益数,而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规之以为精舍,取道士之庐犹半也。诛锄茅草,仅得数亩。面势幽清,奇石佳林,拱揖映带。使弟子辈具畚锸,集瓦竹,相率成之。元晦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予闻之,恍然如寐而醒,醒而后,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且曰:“其为我记。”
      夫元晦,儒者也。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然秦汉以来,道之不明久矣。吾夫子所谓志于道,亦何事哉?夫子,圣人也,其步与趋莫不有则。至于登泰山之巅而诵言于舞雩之下,未常不游,胸中盖自有地。而一时弟子鼓瑟锵然,“春服既成”之咏,乃独为圣人所予。古之君子息焉者,岂以是拘拘乎?
      元晦既有以识之,试以教夫来学者,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俾或自得其视幔亭之风,抑以为何如也。
      是岁八年,颍川韩元吉记。
      (有删节)
      【注】 ①弁:帽子。②王孙:猴的别称。③赋祠官之禄:宋代优待官吏,官吏脱离实际职务,可以挂名掌管某祠,享受俸禄。④“春服既成”之咏:语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与弟子谈志向,曾皙鼓瑟,咏唱“春服既成”,其思想得到了孔子的赞同。⑤幔亭之风:相传秦始皇时仙人武夷君,中秋节在武夷山设幔亭一座,宴请山下的乡人。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⑴则卧小舟抗溪而上 ⑵元晦躬画其处
      ⑶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 ⑷俾或自得其视幔亭之风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岿然若巨人戴弁
      B.散漫飞走而无惊惧
      C.仅为一庐,以待游者食息
      【小题3】文中对“武夷精舍”的环境与布置有着细致的描写,请概括其特点。(3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3分)
      (2)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3分)
      (3)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3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C.①疾革,隐几坐,②图穷匕首见 D.①又欲训土兵代戍卒,减边用②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 【小题3】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小题4】师鲁见称于世的原因有哪些?请归纳概括作者的观点。(5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多:赞美。
      D.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5分)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5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 【小题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京 城 人 多 言 足 下 家 有 积 货 士 之 好 廉 名 者 皆 畏 忌 不 敢 道 足 下 之 善 独 自 得 之 心 蓄 之 衔 忍 而 不 出 诸 口 以 公 道 之 难 明 而 世 之 多 嫌 也
      【小题5】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4分)
      (2)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3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小题(10分)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昔萧、樊囚絷,韩、彭菹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节选自《答苏武书》,有删改)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的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适 万 乘 之 虏 遭 时 不 遇 至 于 伏 剑 不 顾 流 离 辛 苦 几 死 朔 北 之 野。
      【小题2】材料中多处出现人名,“萧、樊囚絷”、“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中的“萧”、“樊”和“陵”分别指(3分)
      A.萧何樊於期李陵 B.萧统樊哙司马迁+ @3 _' X* [9 Q0 \% I
      C.萧统樊於期司马迁 D.萧何樊哙 李陵
      【小题3】为驳斥“汉与功臣不薄”这个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说理?请加以概括。(3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文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宝界山居记
      【明】归有光
      ①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孑卑稚,不足以水之趣。太湖漭淼澒洞,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②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湫山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先生早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父子并中年失偶,而皆不娶。日以诗画自娱。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③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虽地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昔王右丞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仲山之居,岂减华子冈、欹湖诸奇胜;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摩诘清思逸韵,出尘壒之外,而天宝之末,不能自引决,以濡羯胡之腥膻。以此知士大夫出处(chǔ)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千载有遗也。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则其于一切世分若太空浮云,曾不足入其胸次矣。何可及哉!何可及哉!
      (选自《归有光散文选集》有删节)
      【注】①卑稚:矮小。②漭淼澒洞(hòng tóng):水势广阔浩荡,相连不断。③壒(aì):灰尘。④羯胡:匈奴人的别称,此处代指安禄山。⑤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束隘迫狭或:如果
      B.不足以水之趣极:穷尽
      C.不能自引决顾:转折,却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3分)
      (2)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3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卿足下:
      陵自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简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选自李陵《答苏武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负国恩,为世所悲身:身体
      C.李陵在五将失道独遇匈奴之时,以五千军对敌十万竟能追亡逐北斩其将帅,三军将士视死如归,后又以一当千,最终失败,也可谓形格势禁,迫不得已。8 B+ X" V; W3 [! @
      D.李陵用范蠡不为会稽之耻殉国、曹沫不因三败之辱自杀卒复仇报辱来说明自己也曾欲仿效前贤,奈何自己志向未及实现,而怨谤已起,亲人被戮。
      【小题4】把下列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9分)
      (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文:
      (3)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文: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
      ——选自苏轼《答谢民师书》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D.文章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3分)
      (2)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3分)
      (3)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4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1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②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邑大都 D.不足为外人道也
      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小题(10分)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昔萧、樊囚絷,韩、彭菹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节选自《答苏武书》,有删改)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的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适 万 乘 之 虏 遭 时 不 遇 至 于 伏 剑 不 顾 流 离 辛 苦 几 死 朔 北 之 野。
      【小题2】材料中多处出现人名,“萧、樊囚絷”、“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中的“萧”、“樊”和“陵”分别指(3分)
      A.萧何樊於期李陵 B.萧统樊哙司马迁
      【小题3】为驳斥“汉与功臣不薄”这个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说理?请加以概括。(3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C.以敌之出没恣:放纵,任凭 B.①④⑥ D.文章从人写到文,最后点出自己的意图,整篇文章脉落清晰,简洁有力,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对一个人人格的评价,诗文的评价,真可谓匠心独运。6 \+ P1 N3 C, T' ] 【小题4】为文中句子断句(3分,限断6处)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7分)
      (1)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3分)
      (2)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4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 C.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虽有槁暴,不复挺! ^7 \2 `9 O$ D% F- \ D.不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入前为寿 【小题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京 城 人 多 言 足 下 家 有 积 货 士 之 好 廉 名 者 皆 畏 忌 不 敢 道 足 下 之 善 独 自 得 之 心 蓄 之 衔 忍 而 不 出 诸 口 以 公 道 之 难 明 而 世 之 多 嫌 也
      【小题5】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4分)
      (2)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3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B.②④⑤ C.①④⑥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3分)
      (2)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3分)
      (3)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4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文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宝界山居记
      【明】归有光
      ①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孑卑稚,不足以水之趣。太湖漭淼澒洞,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②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湫山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先生早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父子并中年失偶,而皆不娶。日以诗画自娱。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③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虽地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昔王右丞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仲山之居,岂减华子冈、欹湖诸奇胜;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摩诘清思逸韵,出尘壒之外,而天宝之末,不能自引决,以濡羯胡之腥膻。以此知士大夫出处(chǔ)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千载有遗也。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则其于一切世分若太空浮云,曾不足入其胸次矣。何可及哉!何可及哉!
      (选自《归有光散文选集》有删节)
      【注】①卑稚:矮小。②漭淼澒洞(hòng tóng):水势广阔浩荡,相连不断。③壒(aì):灰尘。④羯胡:匈奴人的别称,此处代指安禄山。⑤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束隘迫狭或:如果
      C.不能自引决顾:转折,却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3分)
      (2)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3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多:赞美。
      B.处达,临祸福穷:困境。
      D.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 c4 Q2 T# Y6 j( i0 b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5分)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5分)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高中语文古代应用公文类(含奏议、赠序、铭文、祭文等)分页列表

    1 2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