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交往频繁。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日本历史进行了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中所缺的内容。(10分) 变法图强 在孝德天皇主持下,日本进行了(1) (改革名称),这次改革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为(2) 。 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日本进行了(3) (改革名称),这次改革使得日本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为(4) 。 向谁学习 (5) (6) 启示 (7)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交往频繁。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日本历史进行了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中所缺的内容。(10分)
      变法图强 在孝德天皇主持下,日本进行了
      (1) (改革名称),这次改革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为
      (2) 。
      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日本进行了
      (3) (改革名称),这次改革使得日本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为(4) 。
      向谁学习 (5) (6)
      启示 (7)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6)本题以表格形式考查日本历史上两次关系国运的改革。大化改新,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6年,革新派以隋唐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明治维新是19世纪后半期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时值明治天皇在位,故名。19世纪上半期,随着资产主义因素的增长、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日本封建统治危机四伏。1854年日本被迫开港后,西南强藩下级武士中的改革派掀起尊王攘夷运动,后转为倒幕运动,最终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明治政府成立后,向欧美学习,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消灭了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地税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殖民地化的危机,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日本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7)分析者两次改革的共同点得到启示:日本这两次改革都是天皇顺应历史潮流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改变了社会性质,都是学习别国的长处。由此得到的启示是:重视改革,顺应历史潮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等。分析: 考点1: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古代日本 1、P.24统一:5世纪大和奴隶制国家统一了日本。 2、★★P.25大化改新(646年) (1)背景:①国际:中国隋唐的统一、繁荣和强盛; ②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2)主持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5)启示:①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扩大开放,学习世界先进文明。 二、P.25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背景:半岛长期分裂,部落相互仇杀;人民渴望统一 2、★P.25--26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2)622年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并把它作为伊斯教兰教历元年。 (3)630年重返麦加,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 (4)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考点2: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 1、P.117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2、P.117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农奴主) 3、★★P.117--118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解放农奴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经济方面:剥削农奴 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4、★★P.118评价 (1)进步性:(性质)是俄国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局限性:留下大量封建残余(市场小)(另:特点:被动;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地主统治;前提:维护地主利益。) 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1、P.118原因: (1)内因:封建幕府的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外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入侵,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2、主要力量:以部分大名和武士为主体的改革派。 3、★★P.119主要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学习欧美,发展教育。 4、★★P.120评价: (1)性质:明治天皇政府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民族危机,是日本历史发展的又一次重大转折。(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3)局限性: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的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度改革
      (1861年)
      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
      原因 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内部矛盾) 内因:封建幕府的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内部矛盾)
      外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入侵,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外部矛盾)
      主要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支持力量 农奴主 以部分大名和武士为主体的改革派
      目的 为了维护农奴主的利益 摆脱民族危机,富国强兵

      主 要 内 容
      政治方面:“解放”农奴。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经济方面:剥削农奴。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学习欧美,发展教育
      特点 被动,剥削,欺骗 被动,学习欧美,走向近代化
      影 响
      步性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进步性: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民族危机,是日本历史发展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限性
      留下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