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熙宁二年,罢诗赋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进士。熙宁四年,以锡庆院朝集院为大学讲舍,其所教者,以经为主。熙宁五年,又建武学于武成王庙,教以诸家兵法。熙宁六年,又于大学置律学教授四员,凡命官学人,皆得自占入学。又于大学置医学教授,有方脉科、针科等。——摘编自《中外名人传记百部·王安石传》材料二 光绪帝谕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由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共分八章五十二条。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正式科目包括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七大类35个门学科,此外,还有预备科的另设一些科目。——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1)概括材料一、二中有关科举、教育改革措施的共同点。(8分)(2)分析材料二改革内容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8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熙宁二年,罢诗赋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进士。熙宁四年,以锡庆院朝集院为大学讲舍,其所教者,以经为主。熙宁五年,又建武学于武成王庙,教以诸家兵法。熙宁六年,又于大学置律学教授四员,凡命官学人,皆得自占入学。又于大学置医学教授,有方脉科、针科等。
      ——摘编自《中外名人传记百部·王安石传》
      材料二 光绪帝谕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由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共分八章五十二条。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正式科目包括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七大类35个门学科,此外,还有预备科的另设一些科目。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
      (1)概括材料一、二中有关科举、教育改革措施的共同点。(8分)
      (2)分析材料二改革内容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8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第一小问科举改革措施的共同点从材料一中“罢诗赋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进士”和材料二中“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等信息,概括出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改试策论;第二小问教育改革措施的共同点从材料一“以经为主”“教以诸家兵法”“又于大学置律学教授四员”“又于大学置医学教授”和材料二中“正式科目包括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七大类35个门学科”等信息概括出大学设置的学科门类较多,重视实用知识。
      (2)结合材料二中关于科举、教育改革的措施,可以从思想解放、培养实用人才和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