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R·R·帕帕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三: 1800~1900年中、欧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比重表。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欧洲 28.1% 34.2% 53.2% 61.3% 62.0% 中国 33.3% 29.8% 19.7% 12.5% 6.2% 请回答:(1)材料一中亚洲商品销往欧洲的古老商路是什么?(2分)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2分)(2)在17、18世纪,推动欧洲“从传统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因素中,除了材料二所提到的“新航路开辟”之外还有哪些?(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个例子)(4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欧洲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6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
      ——R·R·帕帕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三: 1800~1900年中、欧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比重表。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欧洲 28.1% 34.2% 53.2% 61.3% 62.0%
      中国 33.3% 29.8% 19.7% 12.5% 6.2%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洲商品销往欧洲的古老商路是什么?(2分)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2分)
      (2)在17、18世纪,推动欧洲“从传统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因素中,除了材料二所提到的“新航路开辟”之外还有哪些?(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个例子)(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欧洲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6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前,亚洲商品销往欧洲的古老商路就是丝绸之路;根据材料二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可知作者的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
      (2)注意从不同角度列举史实,政治: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经济:工业革命: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等。
      (3)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世纪时期中国工业生产总值所占世界份额迅速下降,欧洲所占份额迅速上升;再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中国和西方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如中国:长期固守小农经济;实行海禁和抑商政策;受到西方列强侵略;西方:欧洲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分析: 考点1:主要经济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考点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本单元是西方思想发展的核心内容。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主张都是考试特别关注的。命题以主观试题形式出现的频率很高,特别是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更是考察的新角度 考点3: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背景:
      ①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要求进一步打破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作用;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成为思想武器。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1)孟德斯鸠:法国人,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主要思想为“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最早实践的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
      (2)伏尔泰:法国人,代表作《哲学通信》,主要思想是反对天主教会,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后世评论:“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3)卢梭:法国人,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主要思想为阐述“天赋人权”,提出“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是思想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理论。
      (4)康德:德国人,代表作为《纯粹的理性批判》,主要思想为“人非工具”,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3、启蒙运动的影响:
      ①欧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③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④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比较:
      (1)共同点:都注重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2)不同点:
      ①从背景上看,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而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
      ②从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③从影响上看,文艺复兴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引发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考点4: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⑴原因:
      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
      ③商业危机:(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使东西方商路受阻;
      ④宗教根源:基督教会要传播基督教;
      ⑵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航海家 支持国 时间 成就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 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哥伦布 西班牙 1492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 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麦哲伦 西班牙 1519--1522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球航行)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⑴对世界市场形成意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⑵对欧洲: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对亚非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白银大量地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⑷对世界: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