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分)党的十八后,习近平主席发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声音,振聋发聩、使人警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新唐书·百官志一》材料二 英国的“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一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的运行有何作用?(4分)(2)“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l7—18世纪的英国怎样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5分)(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如何设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现代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制约权力的机制内核是什么?(7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16分)党的十八后,习近平主席发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声音,振聋发聩、使人警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 英国的“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一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的运行有何作用?(4分)
      (2)“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l7—18世纪的英国怎样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5分)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如何设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现代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制约权力的机制内核是什么?(7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依据材料中的“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可以看出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结合“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及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相权,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权,强化君权。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完美的政治设计是君主立宪政体。第二小问实际考察的是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完善的过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颁布《权利法案》,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二、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完善,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为国家权力的象征。
      (3)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可以看出中国靠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原则、群众监督、服从法律等制约权力。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材料三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形成,可以看出其共同的制约权力的核心是:民主法制。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