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 所需时间/min 1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100 70 约120 2 l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0 约70 3 1g铁粉、10滴水 ----------- ---------- ----------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保留3位有效数字).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6)现仅提供:置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1g铁粉、O.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即可(注明滤纸包的位置).试题及答案-填空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
      读数/mL
      量筒最终
      读数/mL
      所需时间
      /min
      1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100 70 约120
      2 l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0 约70
      3 1g铁粉、10滴水 ----------- ---------- ----------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保留3位有效数字).
      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6)现仅提供:置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1g铁粉、O.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即可(注明滤纸包的位置).

      试题解答


      加快;放热;Fe2O3?xH2O或Fe2O3或Fe(OH)3;20.5
      解:(1)实验①和②之间唯一的变量为是否有NaCl,根据含有NaCl的②组实验,反应所需的时间较短,得到NaCl能加快铁锈蚀的速率;
      (2)通过温度升高,可以直接得出铁锈蚀的过程是放热的过程;
      (3)根据题干“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及“红棕色物质生成”,我们可以判定此物质为铁锈,主要成分为Fe
      2O3?xH2O[Fe2O3或Fe(OH)3];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所以该对照组间唯一的变量应为是否含有碳,因为实验①还有碳,则实验③不含碳,而其它的因素应完全相同,所以实验③的样品组成为1g铁粉、10滴水;
      (5)因为量筒内液体减少的体积即为广口瓶内所含有的全部氧气的体积,所以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30ml
      146ml
      ×100%=20.5%.
      该题答案为:(1)加快 (2)放热 (3)Fe
      2O3?xH2O[Fe2O3或Fe(OH)3];(4)1g铁粉、10滴水 (5)20.5%
      (6)①画出量筒倒置于烧杯中,量筒口在液面以下;②正确标出滤纸包在量筒中的位置.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